八月,炎夏的暑氣還未消散,好在深圳像是進入了雨季,隨著連日來的多雨天氣,使得氣溫下降了不少。
不似氣溫的下降,行業(yè)內的各企業(yè)卻是干的熱火朝天,特別是一眾布局Mini LED的企業(yè)。在2018年上半年里,都在不同場合里表達了在2018年下半年將量產Mini LED的消息。如今,已經是八月份了,相信一眾公司正是鉚足了勁布署量產Mini LED事宜的時候。
不過眾廠商蓄勢待發(fā)的同時,卻有人嗅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“味道”。
美國infocomm視聽展上,奧拓電子在展會上發(fā)布了最新的“Mini LED商顯系統”,其結合了最新的Mini LED與集成化封裝技術,一次性解決了超小間距LED顯示屏易損壞、COB產品不可現場維修以及表面墨色、顯示亮色一致性等問題,在展會上獲得不俗的反響。
今年6月8日,國星光電攜手聯建光電發(fā)布了國內首款Mini LED。據了解,國星首款Mini LED采用集成封裝技術,其突破了傳統的設計思維,集合了SMD和COB的優(yōu)點,解決了墨色一致性、光色一致性、拼接縫、漏光、維修等問題,同時,多維度的降低了LED顯示屏的制造成本。
晶元光電更是稱將于8月29日舉辦的2018年臺灣智慧顯示與觸控展上展示Mini LED應用。晶元光電表示:此次展覽重點關注LCD面板和RGB三合一Mini LED精細像素間距顯示器的Mini LED背光產品。Mini LED芯片將主要用于智能手機、電視和汽車顯示器所使用的HDR高端LCD面板背光,而RGB三合一Mini LED精細像素間距顯示器將用于戶外顯示以及公共或商業(yè)信息室內標牌等。板上芯片封裝(COB)則加強了這類顯示器的抗碰撞、防潮以及防塵性能。
不過,根據眾公司在上半年各個場合下發(fā)布的Mini LED樣品來看,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COB,COB在年初Mini LED樣品出現之前可是行業(yè)內的“當紅炸子雞”,所有的討論都在COB上,直到Mini LED的出現,它的“風頭”才被搶掉。
近來,許多業(yè)內人士對于Mini LED和COB LED哪個將占據LED顯示的主流位置而發(fā)表看法,其實在筆者看來二者的比較實在是有些“關公戰(zhàn)秦瓊”的意思了。從定義來看COB說到底只是一種封裝技術,COB LED也只是這種封裝技術的產品,Mini LED是點間距約在100微米的LED產品,所以二者絕對不是沖突的。
同樣是在今年的美國infocomm展上,希達電子攜一系列Mini LED COB產品亮相美國infocomm展,國內行業(yè)巨頭利亞德也在公眾平臺上表示正在研發(fā)COB式Mini LED小間距產品。這表示二者不但不是競爭關系還能進行很好的融合互補關系,Mini LED的間距過小,傳統的SMD封裝技術未必能夠滿足Mini LED的封裝要求,COB封裝技術或許是更好的選擇。
為什么這么說呢?行業(yè)內有人認為,當前行業(yè)內大行其道的SMD封裝技術完全不能滿足成熟形態(tài)的Mini LED產品封裝要求,因為Mini LED產品的點間距和元器件都太小了,更高精尖的COB技術或將成為Mini LED發(fā)展的助力,這也是眾多廠商發(fā)布Mini LED產品的時候紛紛提及COB的原因所在,而所謂的“三合一”或是“四合一”都是SMD封裝技術邁向COB封裝技術的腳步。
這也是行業(yè)內的對于Micro LED的布局慎重的原因,大部分人都認為Micro LED的巨量轉移的問題還不是當前技術能夠解決的,退而求其次的只能先布局Mini LED了。其單位面積內所需要的元器件實在是太多了,只能在封裝和表貼這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上下大功夫去研究,COB封裝技術直接用封裝代替了“表貼工藝先封裝成燈珠后表貼”的兩步工藝過程恰恰能都夠在這個問題上發(fā)揮巨大的作用。
這樣封裝來的成品至少應該是模塊化的甚至是面板化的,當前一眾廠商展出的產品雖然已經在往COB化的封裝方式進步,但其實質還和傳統的SMD封裝技術相差不遠,產品的形態(tài)也還遠遠未能達到預測的那樣成為模塊或成為面板的形態(tài),所以說當前市場上展示的樣品還不成熟,至于量產的產品可能會進步一些,但應該不會有實質的變化。
技術的更新換代勢必帶來的是產品的升級,就目前來看COB封裝技術是Mini LED的封裝技術的更新方向,至于產品的升級是否到達成熟狀態(tài)就要看最終的產品形態(tài)是否是模塊化、面板化了。而要改用COB封裝技術去生產Mini LED勢必引發(fā)從封裝到下游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技術變革,但是當前LED顯示行業(yè)的生產線,還是沿用之前SMD封裝化的生產線。生產技術成熟的Mini LED產品的重擔可能落在以京東方為首的面板廠商的肩上。不過國內有資金實力的以利亞德為首的上市LED顯示屏生產企業(yè)或者也可以布署生產技術成熟的Mini LED產品。
從產業(yè)方向來看,不論是Mini LED還是Micro LED都是臺灣廠商定義出來的,這些年來臺灣廠商和美國廠商作為Mini LED和Micro LED的先導企業(yè),其積攢下來的專利技術已經不是大陸廠商這些后來企業(yè)可以企及的了,恐怕很難逃出他們的專利封鎖。特別是美國廠商,特別喜歡做專利“碰瓷”的事情。
而國內廠商在這些年深耕傳統小間距的同時,也研究了COB封裝技術十多年,如今也算是小有所成。Mini LED和COB封裝技術的結合,或許是國內廠商在Mini LED問題上繞過臺灣和美國廠商專利的“快車道”,使國內廠商直接挺進Mini LED和Micro LED未被開發(fā)的區(qū)域,在Mini LED和Micro LED實現“彎道超車”,也有利于將來在更小間距的LED產品上搶回主導權,甚至是定義權。
不過眼下最主要的還是利用Mini LED和COB封裝技術的結合解決Mini LED的封裝問題,而解決了Mini LED的封裝問題也勢必加速推進Micro LED的生產,可以說,國內LED顯示行業(yè)的前景已然十分清楚了。
據估計,2023年整體Mini LED產值將達到10億美元。而眼下已經步入了2018年的下半年了,一眾廠商的Mini LED量產產品就要一一面世了,此時正是“擼起袖子加油干”的時候。
無論如何,下半年眾廠商們一定會帶起一波“Mini LED”熱潮,期待這一次新的顯示技術的全面上線,給整個LED顯示行業(yè)開創(chuàng)一個全新的局面。
注:圖片來源于網絡
|